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9的文章

《喝茶不能不知道的事──我有點醜,但是我很耐喝!

尚鼎的老茶友應該都知道,尚鼎的招牌罐的蓋子上寫著「我有點醜,但我很耐喝」很多人都認得這是尚鼎長期的標語,也是大家的共同記憶,但茶友們知道其中的來由嗎? 二十幾年前,尚鼎茶葉創立之初,專業的分級與優質的高山好茶很快的受到大家喜愛與歡迎,也因為顧慮安全而少用、非必要不用農藥,使得茶葉長的不會像其他業者的茶葉那麼翠綠美觀。 也因為這個原因,當時就有業者以「高檔茶美觀、劣質茶粗糙」來攻擊,無奈之下,只能在茶葉罐貼上標籤,寫著「我有點醜,但是我很耐喝」,既顧及其他業者的聲譽,用擬人化的方式告訴大家為什麼自己比較醜,打破了高山茶一定比較漂亮的迷思。 而時至今日,高山茶存在農藥殘留問題早已眾所周知,消費者也很能接受使用比較少農藥種出來的茶葉會比較醜的這個事實,而「我有點醜,但我很耐喝」的這個標語也成為了長期喝尚鼎茶的老茶友們一個共同的記憶。 除了罐蓋的標示之外,常常有茶友跟我們反應的是「鐵罐做成易開罐,罐口還有內縮,茶葉包拿不出來」為什麼我們沒有用最方便的方式給客人?為什麼要做成真空包拿不出來的設計呢?其實背後也是有其原因跟故事的~ 一開始,尚鼎跟其它業者一樣是用塞蓋式的,想說這樣茶友們也會比較方便,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卻是大家沒有想到的。 有一陣子,尚鼎常常接到有長年的老茶友反應說,為什麼他喝到某一批茶的味道、山氣跟以前合歡山的味道完全不一樣?執行長覺得很奇怪,因為尚鼎專業分級那麼多年,品質都很穩定,每一批也都有品評過,並沒有發現這樣的情形。細問下才知道,他們喝的是朋友贈送的,是尚鼎的罐子,底部也有品名標籤,但裡面裝茶葉的卻是公版袋,而非尚鼎自己的真空袋。 原來,是有客人以尚鼎的空罐去裝外面買的廉價茶,偽裝成是尚鼎的高山茶去送禮。執行長形容「就像外面收購名牌酒瓶,裡面裝假酒一樣」實在令人覺得無奈又可笑! 所以,後來才會有縮口的防偽設計,讓大家沒有辦法將真空包完整的取出,也不能將其他真空包放進去。只要看到外包裝完整無缺,就能確定其中的一定是尚鼎之茶喔 👍 👍 執行長的論文中也有對尚鼎歷程中的這個時期進行回顧喔!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小編把引用自《高山茶品牌的永續經營──以尚鼎茶葉為例》的部分截圖起來,請直接點開圖片即可 😄 #我有點醜但是我很耐喝 #已經變...